榕籽之声
您当前位置:
首页  榕树育人  榕籽之声 >> 详细
谁在跨考?谁在上岸?是她是她就是她
日期:2025-08-13 团委


跨考意义是什么呢

可能是

让深埋的兴趣遇见光

长成理想的模样

让我们一起循着郝若彤的脚步

看看她如何把“童年梦想”

升级成“录取通知书”

个人基本信息

姓名:郝若彤

本科背景

学院:教育学院

专业:学前教育(中美合作)专业

上岸院校

考研学校:中国科学院大学

考研专业:植物学

初试成绩:324

复试成绩:85.33

一、定方向:选对土壤,让热爱扎根

见习与实习过程中,彩色卡纸与童声笑语曾让郝若彤短暂驻足,却也让她清晰地听见内心的旁白:学前教育课程诚然有趣,却并非归宿。于是,她利用学习间隙,把过往一页页翻检——直到童年里“我想成为植物学家”七个字跃出纸面,像封存已久的种子遇见雨水。兴趣被重新标注,方向也随之重新校准;学前教育的粉笔灰缓缓落下,植物学的土壤正悄悄松动,等待新的根须。

择校的清醒认知,是郝若彤跨考之路的坚实起点。既然决定要踏上跨考植物学这条征途,选校的权衡也就变成了重中之重,她的考量始终清醒而笃定。先求“适配”:中国科学院大学“不考数学”的设定,为零基础的她铺就了温和的起点;而校园里浓厚的学术风气,更让她确信这是适合扎根的土壤。再寻“指引”:上岸学姐分享的考试科目与备考策略,拨开了她眼前的迷雾,让她看清了前进的方向。

回望自己整个择校经历,郝若彤觉得官网招生简章里划定的“考试范围”与上岸者口中的“报考难度”才是判断适配度的双重准绳。二者兼具,方能找到真正契合自己的归宿。

二、筑根基:用对方法,让知识生长


事必有法,然后可成。郝若彤的学习方法,是她在知识原野上稳步前行的指南。面对植物学和遗传学这两片陌生的知识领域,她的学习方法有条有理:从依据大纲购入并阅读推荐教材起步,搭配B站网课勾勒出清晰的知识图谱,将每个基础概念落入扎实;若遇上网课与教材差异大的内容,她专注于教材,避免知识点的混乱。对于需要背诵的内容,她并不急于求成,而是以“理解→默写→背诵”的节奏反复打磨,让知识在循环中渐次内化;遇着复杂概念,她广搜资料深究其理,在必要时借助AI的力量梳理脉络,让零散的知识点在逻辑脉络里自然串联成篇。她也懂得在真题里打捞高频考点,让精力都用在刀刃上;那些艰深的专业术语与概念便先靠联想记忆法牵起关联,再经“自我讲解——理解——再背诵”的往复。

漫长的备考路上,专注力的维系并非易事,但郝若彤总能找到巧妙的破解之道。当思绪飘散、难以沉心时,她会和朋友相约开启“视频共学”。在这种“结构化陪伴型共学”的氛围里,彼此的专注形成一种无形的牵引,让涣散的心神慢慢聚拢,专注力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攀升,效率也随之水涨船高。

清晰的规划与笃定的心态,是郝若彤追赶科班进度的双桨。她为自己擘画了“三层时间规划”:月有总纲,将长远的目标锚定在时光坐标上;周有细目,把宏大的愿景拆解成可触可及的阶梯;日有清单,让每一刻的付出都循着轨迹生长,步步皆有印记。

跨考路上,信息的丰盈与否往往决定着前行的路途是否顺遂。郝若彤自己寻得了两条可靠的信息源流。院校官网的招生简章与历年真题是她心中较为权威的参照,她总会静心研读,让复习的方向如航船循着灯塔稳步前进。另外,一位靠谱的上岸学姐时常分享的“高频考点”“复试侧重点”等实用信息,总能恰到好处地填补她的知识盲区,让她认知的版图日渐清晰。

郝若彤这般将方法、专注、规划与心态熔铸为一体的前行,不疾不徐,却自有力量——如草木扎根于土,纵始于微末,亦能在持续的深耕中,向着光亮处扎实生长。

跨考的“非科班”标签

并不一定是缺陷

真诚的准备与清晰的表达

能让独特的生长轨迹成为加分项

三、终绽放:跨越关卡,让梦想结果

(左1为郝若彤)

最后的关卡——复试。作为跨考生,郝若彤早已把“紧张”二字折叠进练习的褶皱里。她提前准备了全英文的自我介绍,逐词逐句打磨至可以脱口而出;面对导师,她坦然亮出跨考身份,把“学前教育”到“植物学”的跳跃说成一场向光的迁徙。这场问答,她让导师们看见热爱的纹路,也看见未来的长势,最终顺利绽放,梦想结果。

回望这段考研路,郝若彤觉得自己能走到最后,离不开两条并行的轨道:一条是主观的——“始终保持高强度、系统化的复习节奏”,认真执行制定的每一项任务,用学习清单上标注的时间切割专注与放松,把厚书读成薄纸;另一条是客观的——报考人数意外减少、专业线顺势下降,再加上申研保底,给了她“进可攻、退可守”的松弛感。

比起眺望远方的迷雾,脚踏实地、付诸实践才是靠近目标最可靠的方式。郝若彤提醒跨考生行动的重要性,她认为一旦有了想法就应立即执行,不要因各种不确定因素而犹豫不决。结合自身的经历,她分享道:“我们很难窥探未来的形势与政策,而做好我们正在做的事,是我们有能力做到的。”跨考路上最坚实的底气从来不是对未知的精准预判,而是对当下的笃定践行。那些悬而未决的犹豫,那些对前路的反复揣测,往往会消解最初的热忱;唯有即刻动身,让每一步都落在实处,才能在时光流转中把模糊的构想酿成清晰的答案。

从学前教育学跨考到植物学,她用“选校对路、方法扎实、规划清晰、信息对称”的四步法则证明,跨考从来不是一场盲目的冒险,而是朝着心之所向,一步一步向光生长的过程。似一株植物,在选定的土壤里深深扎根,于晨光暮色中静静汲取养分,顺着内心的指引向上生长,终将在属于自己的时节,舒枝展叶,绽放独有的生机与光彩。


敢破未知土

从零迈步也不徘徊

携勇气奔赴热爱

梦想的花苞终会盛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