榕籽之声
您当前位置:
首页  榕树育人  榕籽之声 >> 详细
榕籽榜样 | 翁昕瑀:追光逐梦,奔赴学术春山
日期:2025-02-27 团委

书山有路,学海无涯

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

莫要为沿途风景沉迷驻足

而要去抵达那生机勃勃春日之山

抵达春山回看脚下的每一步

都是动人的故事

让我们一起走进

翁昕瑀抵达“春山”的漫漫之旅

翁昕瑀,女,中共党员,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21级学生。曾任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一职、海南省学生联合会新媒体专工委委员、中国地理学会研究生分会视觉设计岗志愿者、院学生会部门负责人、班级副团支书兼青协委员。曾获校级一等奖学金、航天宏图奖学金;获评“优秀学生会干部”、“优秀三好学生”、“优秀共青团员”、“金奖志愿者”以及在2023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中获“优秀学生”等荣誉。在2023第十二届湿地主题绘画大赛中荣获金奖,此外还是《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海口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》国家级大创项目负责人和《港口城市城镇化与港口物流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以海口为例》国家级大创项目成员。专业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3.86,专业排名1/34。现已推免至中国科学院大学。



一、坚定深造,学路有方

谈及学历提升规划,翁昕瑀回忆道,大二专业分流后,她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理解愈发深入,职业发展方向也逐渐清晰。而参与国家级大创立项,为她搭建了一个深入探索专业领域的优质平台。在这个过程中,她深刻体会到学术研究的独特魅力与挑战,这也成为她坚定深造决心的关键转折点。项目推进期间,她充分挖掘出自身在专业领域的潜力,不仅锻炼了研究能力,还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。在不断探索中,她愈发坚信,只有通过继续深造,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。

在学习方法上,翁昕瑀毫不吝啬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。她着重强调,与老师保持密切沟通交流十分重要。老师们丰富的学术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,能够为同学们指引学习方向,帮助大家少走弯路。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,掌握专业相关软件是十分必要的,这不仅能大幅提高学习效率,还能提升学习质量。大量阅读优质文献同样不可或缺,通过阅读,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术前沿动态,拓宽视野,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。此外,认真完成作业也是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,这是检验学习成果、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,能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弥补,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筑牢根基。

翁昕瑀分享经验

翁昕瑀分享经验


二、志愿逐光,爱满征程

翁昕瑀在志愿活动领域同样成绩斐然。在中国国际第三届消费品博览会上,她勇挑巡馆岗工作的重担。展会现场人潮涌动、事务繁杂,无疑是高压环境,但她凭借出色的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,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,确保展会顺利进行。这段经历让她深刻领悟到团队合作的力量,每一次高效的沟通与协作,都为展会的成功添砖加瓦。

在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中,翁昕瑀更是身兼数职,充分展现出自己的多元才能。在宣传组,她如同一位敏锐的记录者,用镜头捕捉乡村的质朴与美好,用文字描绘村民的热情与期待;在美术组,她化身为知识的传播者,手把手教孩子们绘画,从孩子们清澈的眼眸中,她看到了对知识的炽热渴望;在后勤组,她又成为默默奉献的保障者,将琐碎的物资管理、行程安排等任务处理得井井有条,为整个团队的高效运转提供坚实后盾。

回顾这些志愿经历,翁昕瑀感慨万千,这些经历不仅让她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协作,更让她真切地感受到志愿服务带来的快乐与满足,这种收获已成为她人生旅程中无比珍贵的财富。


翁昕瑀参加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


三、研途逐梦,寄语青春

站在本科生涯的尾声,翁昕瑀深知最后一学期也是夯实专业基础、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。她将毕业论文作为核心任务,力求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研究为本科画上圆满句号。同时,她聚焦研究生方向,巩固专业知识,选修高阶课程,参与学术活动,拓宽视野。她还注重培养科研能力,如文献检索、数据分析和实验设计等,为未来研究打下技术基础。

在综合能力方面,她着重提升时间管理、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技能。通过制定详细计划,平衡学业与生活,积极参与团队项目,主动与导师、同学交流,力争为大学四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。

尽管未来之路充满未知变数,但她坚信,凭借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勇于挑战的精神,定能在科研的漫漫征途上稳健迈进。

最后,作为学姐的翁昕瑀想对学弟学妹们说:“平芜尽处是春山,行人更在春山外。”大学生活充满无限可能和挑战,希望大家保持对知识和生活的热爱,勇于探索,敢于挑战自我。面对困难挫折时,保持坚韧乐观的心态,在大学收获成长,为未来奠定坚实基础。

芳华待灼,砥砺深耕

“追风赶月莫停留,平芜尽处是春山”

飞往人生的“春山”

需要的是我们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

日复一日的细微坚持

一定会支撑着我们看见

山顶的无限风光